政论文2026年国考申论班已经开班,线上直播授课,由我本人主讲。现在已经开课,有想学习申论课程的同学,可以与我沟通。
今天,政论文与同学们共同探讨2025年浙江省考申论B卷第一题的作答思路,并拟定参考答案。
我们先看题干:
就资料5中N市农产品电商经营存在的问题,提出相应对策。(20分)
要求:对策全面,针对性强,条理清晰;字数不超过300字。
这道题很难,满分20分,我认为,考生得到10分就算高分了。
原因是资料5内容中,全都是很琐碎问题,组织答案很困难。
一方面,作答要求“对策全面”,意味着对策要“覆盖”问题,但又要求不能超过300字;而资料5共700多字,大概一半的文字都在谈问题,即使一一对应,答案字数也不能满足解决全部问题。
展开剩余88%另一方面,资料5提到大量问题,但这些问题并不像其他申论的给定资料——谈问题的同时,给出“暗线”对策,能让考生将内容中的观点、问题、原因等语言,转化为对策。
综上所述,这道题很多同学都没有作答思路,只能将问题换个角度变成所谓的对策。
比如:问题是“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薄弱”,对策就是“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和指导培训”;
如:冷链物流发展滞后,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,对策就是“加快冷链物业发展,平均分布资源”,等等。
这些对策不会得分,因为不符合申论命题者的意图。
下面,我们共同分析给定资料,并从中找寻申论命题者意图。
资料5共分为5段,我们逐段分析。
一、给定资料段落分析
(一)第一段分析
本段主要讲调研背景,一些同学会认为没有用,但这段中,有一个主体非常重要,即“N市相关部门”。这意味着,乡镇或村里解决不了的问题,或者不想解决的问题,市里要进行解决。
(二)第二段分析
本段主要讲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“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”问题。
其中,又提到了一些具体问题:农业中小规模生产为主,分布零散;不能统一实施质量标准、提高生产效率、规范包装运输;监管手段难到位;市场准入制度缺乏;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薄弱;食品加工中添加剂用量不规范;养殖业中抗生素使用过度、环境脏乱;种植业中农药残留超标。
本段中的问题千头万绪,涉及到产业状况、标准规范、监督管理、生产销售、安全意识、产品规范,等等,主体各异、问题不同,提对策毫无头绪。
同时,给定资料又没有给出解决问题的明线或暗线。我们能得到的信息就是:这些问题关于“农产品质量”,一个乡镇或一个部门无法解决。
(三)第三段分析
本段主要讲农产品生产和供应过程中“农产品缺少品牌特色、滞销”问题。
其中,又提到一些具体问题:大多缺少品牌特色,个性化程度较低;部分农产品还存在“同质化恶性竞争”的现象;随着种植面积逐年增加,草莓大量集中上市,售价总体下降,甚至开始出现滞销现象。
我们需要分析,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。本段中,申论命题人给了提示,即:N市土壤肥沃,气候湿润,可商品化的农产品种类繁多。
为什么“农产品种类繁多”却出现“同质化恶性竞争”问题呢?显然是没有人进行规划、管理和研发。
这是一个镇或一个村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吗?肯定不是,需要上级部门统一安排部署。
(四)第四段分析
本段主要讲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的“人才短缺”问题。
其中,又提到了一些具体问题:进入到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的更是稀少、农民大多对电商经营缺乏了解、缺乏农业相关知识、工作环境差、薪资待遇低、传统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不愿意下乡发展。
“懂农业的人不懂电商,懂电商的人不懂农业”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?如果单靠农民、农村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,这个问题是解决不了的。
因为这些属于互不隶属的个体,需要有人将懂农业和懂电商的人连接起来。
(五)第五段分析
本段主要讲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的“物流和储存”问题。
其中,又提到了一些具体问题:农村电商“最后一公里”仍存在薄弱环节;冷链物流发展滞后,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;只有一家农贸市场冷库;农业经营主体自建小冷库若干,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的冷链需求,农产品腐损率居高不;农产品快递费过高。
物流为什么贵?就是因为物流体系不健全,每家的农产品发货量少,与快递公司谈不了价格。为什么冷库少,就是因为每户的农产品不够多,不值得花钱建冷库。
二、如何破题
综上所述,仅仅靠农民、农村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,是无法解决上述问题的;能解决也是表面问题,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。
因此,我们不能将解决问题放在琢磨这则给定资料的具体细节上,而是要着眼整体给定资料,构建答案思路和框架。
(一)整体分析
纵观给定资料5中的问题,我们不难发现,如果想解决这些琐碎问题,就要找出这些问题之间的联系。
根据给定资料,N市可商品化的农产品种类繁多,但为什么没有人去种植和销售,反而都去抢“草莓”等“成型”的农产品呢?
就是因为彼此“各自为政”,不愿意也没有实力去打造新产品和新品牌。即使有人生产出有特色的农产品,也形成不了规模,产生不了更多的经济效益,倒不如去竞争“草莓”等已有的“成型”品牌。
这时,就需要市里将“繁多的农产品种类”统一研发、规划,之后,因地制宜,合理分配到各个乡镇或村,这样就可以解决上面的大量问题。
(二)对策提出
一些同学可能也明白上述答题的道理,但是资料5中,却找不到相应的对策,就没有了作答思路,只能回到一个问题,提一个对策的思维原点。
其实,只要是申论考试,答案范围都离不开给定资料。这是由申论考试的本质决定的。
试想,如果能随意提对策,那么考生就无法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比拼能力了。
比如,上述的“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差”问题。如果不依据给定资料,可以提出很多对策。
如:对生产经营者进行教育培训、召集生产经营者观看警示教育片、对不遵守规定的生产经营者进行处罚、加大对生产经营者安全意识的宣传,等等,这些对策可行吗?可行!但符合申论命题人要求,不符合!
因为这些对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主要原因是没有人能时刻监督。
再比如:解决“物流费贵”的问题。如果不依据给定资料,可以提出很多解决措施。
如:与快递公司谈判、成立物流公司、与其他专线车合作,等等。
但这些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?当然不能,因为根本原因是农产品发货少且不稳定。
同时,如果一些考生恰好从事过此类工作,那么就可以提出更多的对策,这就不符合申论是“能力型”考试而不是“记忆型”考试的命题原则了。
因此,我们要把注意力聚焦到这份申论试卷的其他给定资料中,看看什么申论命题者是否给考生一些提示。
我们看到给定资料3中,提及:当地引导大批新型农业主体、农创客群体乘势而上,创新研发出石斛饮料、糕点、零食、预制菜等一系列百余种特色产品。
给定资料4中,提及:一村一特色一品牌、创新“特色产业+客货邮运输+电子商务”农村物流服务品牌,以及武义的农产品集配初步形成“产、供、运、销”一体化全链条服务体系。
这些成功经验,恰恰与给定资料5中的解决问题的对策相互呼应。
同时,给定资料主题是:促进农民增收与农村消费提质的良性循环,资料5主要讲农民增收。但农民增收不能单单靠农民自己,对于农民解决不了的问题,各级政府、部门更要主动靠前谋划,承担起“促进农民增收”的职责。
因此,我们答这道题的基本思路为:从大量琐碎的问题中跳出来,从给定资料5的整体内容上谋划对策思路,即:“市”统筹谋划解决整体问题,“村集体”负责解决实际问题;从这一则给定资料和其他给定资料中找寻具体对策。
整个答案的分析归纳、合并组合的思维过程,以及具体理由,需要很多文字进行阐述和解读,由于篇幅原因,我就不再本文内容中展开了。
政论文2026年国考申论班已经开班,线上直播授课,由我本人主讲。现在已开课,有想学习申论课程的同学,可以与我沟通。
政论文原创的2025年浙江省考申论B卷第一题的参考答案为(共298字):
一是市里组织新型农业主体、农创客群体共同创新研发全市可商品化的特色农产品,以村为单位,科学规划和分配种植种类和范围,打造“一村一特色一品牌”,多途径宣传,增强影响力和认可度。
二是由种植相同品类的各村统一生产环境、质量标准、生产效率、包装运输等规范。由村集体负责监督落实市场准入制度,把控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。
三是以村集体名义招聘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,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,给予一定股份。培育村内年轻农民学习互联网思维与技巧,并将懂农业农民和懂电商人才结成对子,相互学习提高。
四是以村为整体线上配资网,提高发货量,打造“特色产业+客货邮运输+电子商务”农村物流模式,降低快递费用;各村根据农产品规模,自建冷库。
发布于:吉林省优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